10月31日, 2024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公布,我校数学建模获得国一2项,国二10项,国奖总数全国并列第三、全省并列第一(与南京邮电大学并列第一)。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首批列入高教学会学科竞赛评估体系,是学校基础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本届赛事共有来自中国及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的1788所院校/校区,65761队(本科59278队、专科6483队),近20万人报名参赛。在本科组比赛中,共评选出一等奖296项,获奖率仅0.45%。
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名单
序号  | 奖项  | 队长  | 学院  | 队友  | 学院  | 队友  | 学院  | 指导教师  | 
1  | 一等奖  | 常浩  | 自动化学院  | 郑越涵  | 吉祥  | 自动化学院  | 伊士超  | |
2  | 一等奖  | 石皓天  | 机械学院  | 袁志强  | 船海学院  | 董浩伟  | 船海学院  | 李敏捷  | 
3  | 二等奖  | 刘展序  | 计算机学院  | 张文思  | 经管学院  | 朱昊天  | 计算机学院  | 伊士超  | 
4  | 二等奖  | 李铖  | 海洋学院  | 方思浩  | 海洋学院  | 陈禹  | 海洋学院  | 赵俊  | 
5  | 二等奖  | 陈舒蕊  | 海洋学院  | 黎勇文  | 海洋学院  | 蒋涛  | 海洋学院  | 孟义平  | 
6  | 二等奖  | 曹志强  | 理学院  | 王大举  | 理学院  | 孙颖  | 理学院  | 陈静  | 
7  | 二等奖  | 刘洪阳  | 官志嵘  | 材料学院  | 刘思雨  | 材料学院  | 李敏捷  | |
8  | 二等奖  | 王国伟  | 机械学院  | 党敬  | 机械学院  | 孙明辉  | 机械学院  | 赵奇  | 
9  | 二等奖  | 梁莹  | 理学院  | 王钰洁  | 理学院  | 王鑫宇  | 理学院  | 徐祖润  | 
10  | 二等奖  | 李嘉煌  | 理学院  | 范治麟  | 经管学院  | 顾敏琳  | 理学院  | 徐祖润  | 
11  | 二等奖  | 洪庆宇  | 张家港校区  | 祁继平  | 张家港校区  | 顾杰  | 张家港校区  | 谌宏  | 
12  | 二等奖  | 陈奕安  | 张家港校区  | 郑宇阳  | 张家港校区  | 王佳程  | 张家港校区  | 肖沛  | 
江苏科技大学一贯重视数学建模竞赛,自年初该项赛事启动以来,学校党委书记周南平、校长嵇春艳、副校长任南、双创学院等领导多次前往理学院指导,慰问和关心备赛师生,向大家表达了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激励了指导教师全身心投入备赛工作,激发了同学们刻苦拼搏、勇夺佳绩的斗志和信心。
作为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部门,理学院每年都把该工作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由学院党委总负责,成立了学校数学建模组委会,多次讨论2024年数学建模团队建设方案、师生分配方案。今年年初先后调研了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省内知名高校,成功借鉴了他校经验,在双创学院关心和支持下,通过 “老带新”、“国奖名师领衔”、“导师考核”的模式,重点打造出4支数学建模国奖团队,结合本校学生结构分布特点,制定了合理的师生分配方案。
学校数学建模组委会每年分3个阶段组织学生进行精心培训。普及阶段,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数学建模公选课,让有意向参加校内赛的学生对数学建模有一个初步认识。基础培训阶段,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参赛队员进行培训,明确在竞赛中的任务内容。真题实战阶段,选择 8套历年真题让学生进行实战模拟训练。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会邀请校外优秀数学建模教师对赛题点评,由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通过这样反复地训练,使得每队的竞赛能力有显著提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望未来,数学建模组委会将继续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奋力打造出一流育人平台,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理学院 双创学院
伊士超 徐海玲 贡一鸣 编辑
朱明星 徐文睿 陆鸿飞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