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乡村声音,共绘教育蓝图——大学生支教家访在行动

——理学院2024年暑期支教家访纪实

发布时间:2024-08-01动态浏览次数:12


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着力点在农村。近日,理学院22级学生王鑫同其他支教组员深入河南省汝州市寄料镇徐庄小学开展暑期支教活动,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此次活动强化了乡村教育发展的育人功能,激发了乡村教育内生发展动力。

(支教组前往学生家敲门等候)

家访,是一场美丽的教育行走。723日上午,支教组积极响应号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乡村,走进学生家里,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亲切交流。家访过程中,支教组员细询学子学习生活,倾听家长心声,共谋成长良策,拉近师生距离,洞悉家庭背景,优化教学方案,让爱在细微处绽放。

(支教成员和徐梦泽奶奶亲切交谈)

支教组员了解到,徐梦泽是徐庄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自幼与奶奶相依为命。支教组员初次访问时,就被徐梦泽的纯真所吸引。奶奶很骄傲地跟支教组员讲,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孩子很小就跟她生活在一起,他很懂事,成绩一直在班级中上游,家中的墙壁上也贴满了他的奖状。支教队员鼓励徐同学多通过电话和视频与父母交流,这样不仅能让父母见证孩子的成长点滴,还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支教老师对徐同学在校的表现给出了肯定,也希望本次的支教活动能够带给孩子别样的感触与收获。

(支教队员询问李思思和其表弟温子铭的学习情况)

本次支教活动中,李思思和她的姐姐、表弟也是本次支教活动的学生。李思思妈妈对支教给予了很大肯定,她表示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支教课程的心得体会,孩子们能够接触到很多平时没有接触过的丰富多样的知识,她感到很欣慰。闲聊之际,李思思给大家展示在学校画的脸谱,表示很喜欢秋分老师带他们学习中华文化国粹,之前只存在于课本上的东西,现在也可以自己动手绘画出来,成就感满满。支教组也向家长强调并承诺了支教活动的公益性和长期性。在支教结束后,支教队员依旧会在微信群里解答有关孩子们学习和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

(支教组和吴昊坤妈妈一起探讨孩子成长教育方案)

支教组一行人刚到吴昊坤家门口,吴昊坤妈妈就出来迎接。她首先对支教活动的周密部署表示了高度的认可,特别强调了支教组在暑期支教期间对孩子们安全的极度重视,坚持要求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一举措让她深感欣慰。吴妈妈说:“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孩子没有上过课外班。这次的支教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很大程度地丰富了孩子的课外知识。”支教组十分感谢家长对本次支教工作的配合与包容。同时,支教组员和吴妈妈根据吴昊坤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尽管支教组在家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支教队员们仍然积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支教培养方案,充分利用本次支教时间,最大化地为孩子们传递温暖与希望。本次支教家访活动落下帷幕,但它所传递的关爱与责任却永远在路上。支教组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图文//王鑫

审核//杨旺林